竹山洞風景旅游區有四大地質奇觀:長達3985米的地下長河型溶洞、面積達4000多畝的石笏石林、約4公里長的特大山體臥佛和魯塘溫泉。目前石林和魯塘溫泉還在開發中,竹山洞和臥佛已經對外接待游客。竹山洞為喀斯特溶洞,全長398
直延伸至萬鄉河畔,占地面積達18000平方米。湘桂兩省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眾多,香火非常旺盛。只可惜,日本侵略軍在1945年兵敗時將禪林焚毀。現寺內幸存的只有放生池動物石雕群、洗缽巖泉、壽佛殿、妙明塔、觀音殿及百余幅石刻等
抗日戰爭時期,桂林一度成為抗日的大后方。大批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藝術家、學者及社會各界名人相繼來到桂林,其中有郭沫若、矛盾、巴金、胡風、夏衍、田漢、艾青、歐陽予倩、洪深等,使桂林山城成為盛況空前的群英薈萃之地。數以千計
徐悲鴻(1895-1953),我國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四歲入塾,從父習畫。年甫弱冠,東渡日本,翌年赴法,師事達仰,繼入徐梁學院及巴黎國立美術學校1921年游學德,1927年歸國,任中大藝術教授。1933年
由于縣城北面有現兩個山峰形如羊角,俗名羊角山,而“羊角”二字與陽朔地方語言的“陽朔”二字諧音故名。清康煦十二年版《陽朔縣志》載:“陽朔山在縣北門外,三峰差小,隋時以此名縣,俗呼為羊角山,又名解元峰。”可見在立縣之時已有陽
俗云:“早上起來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宋范成大乾道九年(1173年)知靜江府時“力請于朝”的奏狀中云:“作官賣鹽為第一事。”明代黃佐“疏”云:“兩廣用兵,全仗鹽利法之立。”“粵西兵餉,半藉鹽運。”足見鹽之于民生、政治
安泰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龍橋,改今名。遇龍河發祥于臨桂縣白粘嶺,它流經陽朔縣的金寶鄉、葡萄鎮、白沙鎮、新陽朔鎮跟高田鄉,最后與金寶河相交匯于青厄渡,并一起流入下游的田家河。遇龍河流經陽朔的新村、利學、大利、遇龍、舊縣、
五一放假,我跟幾個小伙伴約好去陽朔玩,聽朋友說陽朔風景獨具一格,并且陽朔西街也被稱作華人街。因為那里匯集了許多西餐廳,酒吧,各色小店風格詫異。這次的行程我們分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逛繁華的西街,第二個階段是騎自行車參觀陽
2014年,3月5日,我終于踏上了這片擁有煙雨朦朧細水長流漓江的桂林之旅。帶著這顆喜悅的心情,乘坐了7個小時的車程,也沒感覺到疲憊,也許是因為自己太興奮了,忘卻了疲憊。一路上欣賞著春天里的陽光給大地帶來的生機勃勃,別樣的
瑤族現有人口213.4萬人,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云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云南現有17.3萬人,瑤族先民歷史上居住于長江流域,遠在秦漢時期,瑤族是長沙武陵蠻(又稱五溪蠻)的一部分。南遷后,有的又向西南山區移動,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