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古棧道全長約五六十公里。瞿塘峽段從奉節縣草堂河口東岸起,至巫山縣大溪對岸的狀元堆山,長約10公里;巫峽段從巫山縣對岸起,至川鄂兩省交界處的青蓮溪止,長30公里;期其余則零星分布在西陵峽中。棧道包括道路、石橋、鐵鏈、石
靈山大峽谷旅游風景區坐落在安徽省廣德縣境內,處于黃山山脈和天目山脈相匯處。景區由靈山峽谷探秘區、靈山寺佛教文化區、青梅竹馬休閑區、韋村民俗體驗區、竹海水城度假區五大旅游功能區塊組成。靈山大峽谷內澗水幽長,險峰競秀,瀑群高
宣木瓜文化旅游景區坐落于安徽省直管縣——廣德。這里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生態保護良好,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中國生態旅游經濟百強縣”和“全國最佳休閑旅游縣”宣木瓜文化旅游景區是一處以獨有的宣木瓜養生文化為主要載體、以歐
踏歌岸閣位于涇縣城西40公里的桃花潭鎮,其下為東園古渡口。相傳這里是唐代豪士汪倫送李白處。時李白應汪倫邀請,暢游桃花潭,離去時汪倫送他至渡口,踏歌送行,后人為紀念李白與汪倫的情誼,稱東園古渡口為“踏歌古岸”。明代,當地人
有,山門之奇天下無”的美稱。景區內有經億萬年地殼運動變化,形成今天大小各異的“七十二個卡斯特溶洞”, 洞群交相輝映、洞府眾多、千姿百態、獨具一格,其中尤以山門洞、澡鍋洞、朝天洞、水洞等為主要參觀景點。山門洞景區內古樹參天
查濟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厚岸鄉,是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查濟村原有108座橋梁,100座祠堂、108 座廟宇。現尚有古代建筑140余處。其中橋梁40余座,祠堂30座,廟宇4座。元代建造
百島湖坐落在湖南常德澧縣山門水庫中。山門水庫始建于1975年,1978年建成蓄水,控制集雨面積35.41平方公里,最大庫容9865萬方。山門水庫山水相連,碧綠如境,蜿蜒數十里,自成山中澤國,湖中群島列磐,俗有“百島湖”之
壺瓶山是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地方,主峰壺瓶山頂海拔2098.7米,為三湘四水所有高峰之最,號稱“湖南屋脊”。主峰之巔的造型唯有從西側的松樹埡方向看得最為清楚,其南北崖頭高翹,形如壺嘴與壺把,中間圓拱稍低極像壺蓋。待攀峰頂
石門文廟始建于元朝,明洪武四年(1371年),縣丞劉登鼎領銜重修文廟。廟分三進,按中軸線對稱布局,橫同各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從原址(今藥材公司)繼遷今地。由于歷史數百年,文廟屢遭破壞。1983將文廟移交文化
蒙泉湖風景區位于湖南石門縣蒙泉鎮,因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于公元1094年途經此地親筆題寫"蒙泉"而得名,總面棋44平方公里。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數萬只白鶴、白鷺、鸕鶿、野鴨棲息于此,湖周層巒疊峙,萬木爭榮,百花斗艷,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