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壺口瀑布東岸,龍王廟后,有一座孤峰,猶如天上飄下的一頂帽子扣在壺口岸邊。在夕陽余輝照射下,遠遠望去,它似乎在風中悠悠而動。在光線漸暗的時候,它又似乎飄飄欲下,頗有清幽之感。這座孤峰.就是石帽山,又叫“禹帽峰”。傳說這座
龍澍峪位于襄汾縣浪泉鄉黃崖村西呂梁山支脈姑射山麓中,龍澍峪距縣城50千米。龍澍峪的山體是一色的石灰巖青石,主峰的海拔高度1200米左右,龍澍峪自峪口開始,兩山夾峙之中,山道盤旋綿延進深十數里,兩側峭壁磷峋,有數十處摹崖石
數百米高的絕壁上的石髓順流而下,經年累月,滴成倒垂的天然蓮花,奇妙無比,被稱為玉蓮洞。此洞,東西長80米,深20米,高230米,洞中可容納3000人以上。元朝時長春真人邱處機來到此地,發現這一寶地,決定在此修行,玉蓮洞因
丁村,以丁姓聚居而得名。據考證,丁村民居,最早的建于明代萬歷二十一年,最晚的建于民國年間,歷時近四百年。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有40余座。民宅群呈東北西南向分布,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組。由于宗族的繁衍發展,反映
霍山,古曰霍太山,又名太岳山,為我國古代十大歷史名山"五岳五鎮"之中鎮,在今霍州市城東十五公里,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古代帝王多有詔封,典章史志多有記述,文人墨寶多有詠誦。古人孫睿有詩詠霍山:"中原雄鎮勢崢嶸,晴壑風生
蘇武廟位于民勤縣蘇武鄉蘇山村,始建年代無考,據《鎮番縣志》記載,原蘇武廟建于明成祖永樂七年,由鎮撫司李名募資興建,立“蘇武山銘”。崇禎年間,又有縣人楊大烈、劉道揆等募資整修,并在廟前立“中郎將蘇武牧羝處”石碑一通(現保存
涼州植物園位于武威市涼州區城區東北角,東依二環路天馬湖,南鄰復興路,西接興勝路,北靠北一環路。景區總面積65公頃,975畝,以百年薄皮核桃樹和梨樹為主,種植各類苗木100多萬株,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修建了游客中心、購
紅崖山水庫,被稱為沙海明珠,位于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下游,處于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包圍之中,距民勤縣城30公里,是一座沙漠洼地蓄水工程、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 00 水庫設計壩高15.1米,壩長8060米,總庫容量
天祝三峽森林公園地處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在這里交匯,絲綢古道在這里經過,自然風光秀麗迷人,人文景觀濃郁獨特,藏傳佛教文化深厚,是眾多游客心馳神往的旅游勝境。公園總面積138706公頃
天堂寺,解放以前是天祝境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位于天祝縣西部的天堂鄉,東、西、北三面靠山,南隔大通河與青海省互助自治縣嘉定藏族鄉相鄰。 自唐代初建到解放初期,該寺歷時1000多年,其間曾數度毀于兵燹,又多次重建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