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西省會城市太原南下,在晉中市榆次區東陽鎮車輞村,我們將走進一個規模龐大的民居建筑群,這就是近年來名聲大振的常家莊園。常家這個堪稱典范的大莊園,其大規模修建時間可追溯到清雍正年間,后經150多年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今日之
市樓始建年代無考,據清人趙謙德于乾隆二十三年撰重修金井樓碑記云:"先是康熙二十七年邑宰黃公(汝鈺)葺之","數十年來,樓且浸頹壞","丙子(1756年)罩懷李公來宰斯邑,嘆是樓之將傾",于第二年"邑人乃以斯樓之役請公,遂
雷履泰,作為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國票號的創始人,在其發跡時,也同北方商人一樣 ,大興土木 ,修建宅院。其舊居位于平遙城內上西門街11號 。始建于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了。整座院子坐北向南,是由兩主院、兩跨院組
平遙縣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h衙遵循封
協同慶錢莊財東是榆次聶店王家和平遙縣王智村米家。協同慶共有五院。一院分:攬柜房、總帳房、埠際帳房;二院分:營業廳、埠際信房;三院分:協理房、祭祀房、經理房;四院是員工的生活區;五院是金庫所在。風景名勝協同慶錢莊票號舊址于
東沙島位于大豐市和東臺市的海域交界處,距大豐陸地海岸最近距離12公里。是由從南向北的東海前進波夾帶長江泥沙和由北向南的黃海近海左旋轉波夾帶黃河泥沙匯聚于大豐、東臺外側海面沉積而成的海上沙洲,是國內"漲沒落現"最大的島嶼。
西溪景區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個片區:歷史文化休閑區、現代文化休閑區和生態旅游休閑區。其中歷史文化休閑片以千年古鎮西溪為核心,擁有集海鹽文化、佛教文化、孝賢文化等為一體的人文景觀區;現代文化休閑片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建有
安豐鎮早在唐開元年間就建鎮;在明代是聞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場”鹽場之一。該鎮現存歷史街道4處,古巷道38條,明清建筑30余處。以古南石橋大街為中軸、鮑氏建筑群為代表的15萬多平方米古建筑群,盡顯晉徽商賈與淮夷本土建筑流派相
永寧禪寺始建于唐武德六年,至今已逾1300年。古有“淮東首剎,江北名藍”之稱,為當時三十六名剎之一。永寧禪寺歷史上高僧輩出,近代有著名的“壽高、德高、學高”的雪松法師和著名的“詩僧、書僧”茗山法師。永寧禪寺飽經歷史滄桑,
位于亭湖區便倉鎮。該鎮為見諸宋史的千年古鎮,枯枝牡丹因奇、特、怪、靈而馳名中外,古典小說《鏡花緣》及明、清《鹽城縣志》均有描述和記載。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3日內開花;ǚ肿霞t、粉紅兩種,花蕊金黃;ㄩ_時姹紫嫣紅,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