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壇有垣墻兩重,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內壇。天壇主要建筑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圜丘壇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壇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中間有墻相隔。兩
神話,主要是遠古時期人們不自覺地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加以形象化、人格化而形成的幻想比較神奇的故事,包括原始神話和進入階級社會后的宗教故事等。它可以分為開天辟地神話、自然及其變化的神話、動物植物神話、圖騰祖先神話、人類再繁衍
[1]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距京城約50公里,總面積120多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禎藏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這里先后修建了13座金壁輝煌的帝王陵墓、7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 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
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莊、北海淀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這里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
位于臺灣最南端,以燈塔馳名中外,為臺灣八景之一。于民國71年將燈塔前大片的珊瑚礁闢建為公園,并于民國82年開闢第二公園,鵝鑾鼻公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佈,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
“墾丁”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而將此地名為“墾丁”。墾丁公園位于臺灣南端恒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筑的宮殿式建筑,1965
阿里山[1],中國地名,是臺灣省的著名旅游風景區,阿里山位于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里,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冬季平均氣溫6.4度。阿里山國家森林游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
日月潭位于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群峰倒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