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嘉峪關”三字,感到了一種難以起筆的厚重,這份厚重來自浩渺長河中的歷史,也來自中華民族血液中一種帶有驕傲的苦難。
這座素有“中外鉅防”之稱的明代古城,在河西走廊的戈壁黃沙間已矗立了超過600年的時間。它與渤海之濱的山海關遙相呼應,用宛如蒼龍的長城串起了我國北疆的蜿蜒起伏的萬里河山。而“天下第一雄關”和“天下第一關”的美譽更是值得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兩座豐碑。
初到嘉峪關市,竟發現自己找不到合適的住處,旅游旺季的到來讓這座以旅游景點命名的城市住滿了南腔北調的游客,在大街小巷里逛了半日才在一家彩票投注站的樓上找到了今夜的棲息之所。來到雄偉的關城前時,發現已近我所最愛的黃昏。
我很喜歡中國傳統建筑中屋檐上的雕刻,每次見到必會為這些造型奇異的神獸留下影像,因為它們不但是工匠智慧和手藝的結晶,更是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圖騰和崇拜,當然還有屋主人身份地位的區別。雖然這些木制的靜物根本無力護佑一個人的生死名利,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以及一個民族的滄海桑田,但它正如人們在香火前許下的心愿,雖然無用,但代表了一種向往,一種追求。
其實嘉峪關和長城本身就是一種向往和追求。一座萬里長城朝朝修、代代建,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明祖,都將其視為保護北疆安寧的重要防線。但這血汗和尸骨壘砌的磚石巨龍似乎所帶給中華民族的更多是苦難,它既不能擋住孟姜女哭泣的淚水,更無法阻擋北方草原上的彎刀鐵騎。從胭脂祁連崛起的匈奴甲騎,到“白馬青牛相會”的契丹彎弓,再到蒙古高原上呼嘯而過的蒙古駿馬,最后是白山黑水走出的女真八旗,當然還有來自東北外洋的東瀛倭寇,哪一次來自北方的侵略不是踏著長城的磚石而入,我們引以為傲的萬里長城除了為我們留下了今日的世界遺產和旅游勝地外,又有哪次抵擋住了那滾滾的鐵蹄。可笑而又可悲的是,烽火臺上的狼煙烽火根本無法喚醒那酒池肉林中沉睡的君王,只留下“烽火戲諸侯”的千古笑柄。
但我們還是要珍視它,因為它代表了一種追求,一種奮斗,一種血汗
忍不住也如諸位前人一般回首張望,映入眼簾的還是嘉峪關傲然挺立的英姿。藍天、白云、戈壁將畫面分成了三個等量精彩的部分,而主角嘉峪關則沐浴在一片金色的海洋當中,挺拔的輪廓掃去了美艷色彩帶來的旖旎,這也就是屬于落日嘉峪關的美。
一座在風沙中不肯到下的堅城,一輪不免凄然卻分外壯美的落日。這就是美,也許也是人生的真諦。如同圍棋中最后“收官”時的落子,這決定勝負的精髓需要的是最為準確的堅持,而這也是棋局中最后定型的美的藝術。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