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司馬光老先生的這句話,為洛陽作為千年帝都做了簡約的解讀。
洛陽——兵家必然糾纏的一塊寶地,帝王必然鐘情的一方水土,城闕必然聳立的一座城池,文化必然融合的一個容器。
有人說,若論資格,巴黎的凱旋門得向洛陽的應天門尊稱“前輩”,而高聳入云的埃菲爾鐵塔,也得彎下腰來對白馬寺東邊的齊云塔叫聲“大哥”。
歷史強調的,就是一個“老”字!就是一個“早”字!而洛陽,占的就是這個優勢——它幾乎與華夏文明史相伴,是最早建立都城的地方,是建立都城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建立朝代最多的地方。目前考證共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最近又有學者認為共有15個朝代、105 個帝王在此建都,建都時間累計1650年。
外地朋友來洛,往往困惑:洛陽處于東西狹長的洛陽盆地當中,四圍皆山,出入不便,怎能吸引那么多的帝王,紛紛來此建都呢?
其實,這是拿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人的選擇。如果是營建現代化的大城市,洛陽四圍皆山,確實顯得局促,大有伸不開拳腳之感。但對于古人來說,此等山河布局,風水可是好極了。你看:洛陽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北面有黃河天險加上邙山之固,南面群山連綿加上伊水環繞,在“冷兵器”時代,這都是天然的屏障、不用修筑的“長城”。在此建都,四面容易守衛,可用精干的軍事力量護衛京畿,大量的機動兵力盡可以放心地離開,部署在其他地方。同時,由于北面的巍巍邙山擋住了滔滔黃河,都城洛陽永遠不受大水患影響,而洛陽境內又有伊河、洛河、?河、澗河等眾多河流環繞,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農業生產也有了保障。
有人研究中國都城史,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歷史上的洛陽、西安,仿佛是中國古代都城的鐘擺,西周以來多個王朝的都城,不是在西安,就是在洛陽。
這也難怪,如果從地圖上看“兩京”(西安和洛陽),那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寶貝!其對稱的格局令人叫絕。一般來講,即使在西安建都,帝王們同時也要營建洛陽,就好像這兩座城市是姊妹花一樣。譬如,西周王朝剛開始一方面定都關中,一方面又在洛邑營建王城、成周,力圖形成東西對稱又相互倚重的格局。
自西周到唐朝末年,差不多2000年的時間里,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呢?很明顯,是在洛陽和西安這兩個地方。要知道,這近2000年,幾乎占了中華文明史的一半了。
而最為有趣的是,2000年間的這個擺動,忽東忽西,來來往往,擺幅在300年至500年,似乎故意要讓西安、洛陽“輪流坐莊”,輪著當國都。
是什么原因造成“鐘擺運動”的現象呢?專家認為主要原因兩個:一是西安、洛陽在地理、物產等方面適合建都;二是歷朝歷代建都,都要考慮提防和消解北方民族的壓力。
我們看電視劇《漢武帝》、《唐明皇》,看有關宋代歷史書籍的時候,可明顯地感到來自北方的威脅。當初,漢高祖贏得天下,初建都洛陽,他看到這里的山水不錯,準備把都城永遠建在洛陽。但是謀士婁敬說“不妥不妥”,建議建都長安,為的就是防止西北戎狄東來。
到了東漢時,情況又變了,劉秀堅決舍棄長安而定都洛陽,主要是關中經過王莽之亂,“宮室焚蕩,民庶涂炭,百不一在”,長安城已經成為廢墟。劉秀在洛陽的一番動作,把洛陽建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市。
到了隋唐兩代,文明的鐘擺仍在長安、洛陽之間擺動,而經過隋煬帝大規模營建東都以及后來武則天
中國有句俗語,即“生居蘇杭,死葬北邙”,意思是說蘇州、杭州乃魚米之鄉,風光綺麗,是人們居住、生活的好地方。而洛陽的邙山,一來依傍著帝都,二來黃土深厚,是“埋人”的好地方。以前,鐘情洛陽,常常在這里居住,對洛陽的投資也很大,所以洛陽的地位實際上已經超過長安。
我們單單從陵寢風水學方面考慮,揣測人們鐘愛邙山的理由,是因這里黃土厚、好埋人。但現在忽有所悟,一般的庶民階層,死后也往邙山上擠,搞得那里墳連墳,墓靠墓,“幾無臥牛之地”,難道就沒有想沾點“帝王氣”的心理因素?
我看有!古人迷信風水,更迷信埋葬地對身后子孫的蔭庇作用。你想想,你帝王將相死后都慌著上邙山了,俺老百姓也想沾點王氣,好讓自己的子孫有個好前途!
洛陽這地方,真是好啊,活著的人鐘情,死了的人也“鐘情”,這是為什么?這里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地理觀念上的認同。
話說很早以前,國人地理知識貧乏,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而洛陽正好居于大地的中心位置,稱為“土中”或“天中”。早在西周之時,周公營造洛邑,就認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意思是說,把洛陽當都城,四方諸侯來進貢或者朝拜周天子時,從四面八方趕來,離洛陽的距離都差不多,不會讓哪一方諸侯跑冤枉路。想想也是,那時候沒有飛機火車,更沒有高速公路,如果都城位置很偏僻,豈不費事?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這是司馬遷說的話,他是漢代史官,居然也發現了這一點,他之前的王者,也都把洛陽的重要性看清楚了。“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夏代在偃師的二里頭有都城遺址;商都西亳在如今的首陽山電廠附近,這里有商代的都城遺址;東周營建成周城,更不用說了,還是在洛陽。
看來洛陽素有“天下之中”之說,此話是不虛的,若從更大的地理環境,尤其是交通優勢上看,洛陽雖然四圍皆山,但出出進進還是很方便的。當時洛陽的道路,大概和現在的京滬高速公路差不多,我們小時候讀古人的詩歌,常可看到“洛陽道”這樣的字眼,有的干脆把《洛陽道》直接作為一首詩的題目了。什么“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什么“洛陽道八達,洛陽城九重”,什么“洛陽九逵上,羅綺四時春”等等,這些詩歌的作者,最早的在南北朝時期,最晚的也在宋朝,足見洛陽發達的交通對人們思想的影響是多么深遠。
有一種觀點,叫“地理文化決定論”,說的是一個地方地理位置、山川風物,對這個地方文化的形成有著決定性影響,甚至可以形成一方百姓的脾性。這種觀點雖略嫌偏頗,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看那南方山水,秀麗柔美,南方戲曲的唱腔,就比較委婉動聽;而北方山勢雄渾,大河奔涌,所以北方的戲曲唱起來就很高亢。尤其是秦腔,不叫“唱”,叫“吼”!為啥“吼”呢?那是因為人家有“八百里秦川”!恁大的地方,還不得由著人家的性子吼?!
所以說,洛陽這地方,好得很!甭干涉,就讓人家建都好了。過去洛陽的漕運是很發達的。從西漢起,歷代統治者都很重視洛陽的水上交通。隋代以前,洛陽的水運一直不錯,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把洛陽的水系納入了運河水系,這樣一來,洛陽的胳膊一下子就伸到了江南,把魚米之鄉攬進了懷里,同時也使洛陽成為全國的中樞。那時節,隋煬帝只要高興了,就可以從洛陽碼頭下水,走水路到達江都(今揚州)。史書上說,隋唐時期,洛陽“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往南可以遠達揚州和廣州。洛陽真可謂是上下通暢,左右逢源!
四方交通之暢達,激活了洛陽的血脈;八面來客云集,烘托了洛陽的氣氛。洛陽,長期作為都城,不是可以理解的嗎?
對于成語“中原逐鹿”,我有不同看法——若按一般詞典上的解釋,逐鹿指的是爭奪政權。逐,在這里有追逐、奪取的意思;鹿,指代政權或者說江山社稷,但實際情形又是怎樣呢?
實際情形是,每“逐一次鹿”,老百姓就“倒霉”,而且不止“倒一次霉”。連年的戰爭,常常在中原開打,把中原百姓像鹿群一樣趕來趕去,所以說這個“鹿”,實際上是老百姓!不錯,朝代是更換了,洛陽也成了都城了,但老百姓來還是受苦。正像元代散曲家張養浩寫的:“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洛陽人,一直為洛陽是千年帝都而自豪,而我們的先民們,說不定為洛陽成為國都而發愁呢!
早在夏商周之時,中原已經成為強者的政治舞臺。夏人在豫西活動;商湯滅夏后,虞夏聯盟中雖然有一支向西方、北方遷徙,但主要力量仍在中原;東周之后更是如此,東周都城明確定在洛陽。
國人長期以來都有以中原為中心的意識,古人甚至認為,遠離中原的地區,都屬于蠻夷之地,從內心不予重視,所謂南夷、北狄的稱呼等等就是明證,似乎這些地區,只配作為中原王朝流放罪犯的去所。
就說西周初年吧,武王伐紂之后,很多事情還都沒有做,但是武王馬上想到了營建洛邑。當時大家正在興頭上,只有他悶悶不樂,睡不著覺。周公問他為啥不高興?武王說:“殷商遺民還有360個族氏并沒有臣服呀!我怎能高枕無憂?我看現在得趕快出臺兩個對策,一是施行德政,一是營建洛邑。”武王為啥想到建洛邑呢?他認為洛陽本來就是夏王朝居住之地,南面和北面有山有水,可上通于天帝,極具地理優勢。由此看來,武王在天下初定時,就營建洛邑,讓洛邑對西周都城鎬京形成拱衛之勢,十分英明。
到了漢代,長安作為西漢國都,對控制并防備西方強敵的入侵起到了作用。但是到了西漢末年,洛陽的經濟發展水平已超過長安,經濟地位舉足輕重。長安的位置,在整個經濟生長帶上過于偏西。過去在長安建都,主要是出于軍事上的考慮;而到了東漢,建都需從經濟發展著眼,所以劉秀建都洛陽,也很英明。 商朝滅亡,周朝建立,情形和當初商滅夏差不多:商朝的遺老遺少不老實,趁著武王在滅商之后2年就死了,趁著繼位的成王因年幼由周公輔佐的機會,與反對周公的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菜叔度聯合起來,欲推翻周朝。在這種情況下,大規模營建洛邑和鞏固洛邑,成為首要任務。
西周的國都在鎬京(今西安西南),但反對周朝的勢力,卻集中在洛陽及洛陽以東地區,所以這時建設洛邑,比建設鎬京更重要。
周成王5年的時候,周朝在洛邑大規模營建成周,建成后,他把商朝的貴族圈進城內,監視居住,派了6個師(每個師2500人)監管、駐扎在那里。
由此看來,洛陽都城的建立,哪一次也離不開政治的需要,與純粹的商業城市完全不同。
歷史進入秦漢時期,洛陽扮演了新的角色,奏響了中國都城文明的輝煌樂章
秦始皇統一中國,歷史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洛陽也扮演了新的角色。
但秦朝立國,都城不放在洛陽,又跑到西邊的咸陽去了。為什么?這還得從當時的政治形勢說起。
連年的戰爭,刀光閃閃,箭鏃如蝗,中原城池,被打得像馬蜂窩一樣了。洛陽及洛陽以東的廣大地區,經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再在洛陽建都,顯然不現實。而秦國自立國起就在西邊經營,連年的戰爭大都在中原進行。這樣一來,秦國的大部分地區得到了休養生息,所以秦朝國都建在了咸陽。
- 但秦始皇也不傻,他知道洛陽的重要,首先修筑了通往洛陽的道路。他對洛陽的物產很了解,認為這里雖然遭到了破壞,但農民的耕作技術和“素質”是很高的,于是把對秦國有大功勞的呂不韋的食邑也封在洛陽。
漢朝建立后,開國皇帝劉邦曾初都洛陽,后來聽了婁敬的話,把國都放在了長安。但這一時期,正是洛陽積蓄力量,準備取代長安的“成長期”。
一座城市,當然是不會開口說話的,但她的經濟實力,卻會發言。政治,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洛陽越來越“牛”,是因為她的經濟實力越來越“牛”。
西漢時期,雖仍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但商品生產和商業活動已經在洛陽興盛起來。洛陽作為中原地區稍稍偏西的一座重鎮,正好聯系東部地區和南部地區,與都城咸陽聯系也很方便,洛陽實際上成了當時全國經濟交往的中轉站。
再往后,起兵南陽的劉秀做了東漢的開國皇帝,他堅決把國都定在洛陽。東漢經營洛陽100多年,把洛陽建設得繁華似錦。 東漢光武帝和明帝、章帝在位近60年(公元25年至84年)里,國家相對穩定,但自和帝即位(公元89年),東漢進入了長期的動蕩期。
和帝即位的時候,還是一個10歲的孩子。他之后的8個皇帝,即位時不是10歲以下就是15歲以下的孩子。皇帝年齡小,不能理事,就由母后臨朝。而母后呢,自然相信娘家人,大權就落到了外戚手里。皇帝長大了,不甘心受外戚的挾制,就通過培植親近的宦官來收拾外戚。在這樣反復的斗爭中,歷史進入一個怪圈,宮廷內,都城里,鬼魅重重,陰謀叢生,殺機四伏,刀光劍影。
統治階級內部斗爭如此激烈,各方勢力一門心思都想置對方于死地,哪里還會想到庶民?他們所能想到的,就是更加瘋狂地兼并土地和剝削農民。階級矛盾日趨白熱化,到了公元184年,終于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這以后,全國又進入大動亂時期,洛陽城也從此走上時興時衰的道路。
縱觀中國都城的移位和走向,西邊是頭,然后向北、向南伸開了兩腿。宋代以后,作為都城的洛陽漸遠漸淡,但依然站在往日輝煌的背景里
第21屆洛陽牡丹花會時,南京大學的一位年輕教授來洛陽參加學術研討會,我去采訪他,談到了中國都城史。
他認為,歷史上在洛陽建都的朝代雖多,但都不是“大王朝”。他說:像對世界產生影響的秦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國都均不在洛陽。而在洛陽建都的眾多王朝中,東漢是有影響力的,西晉是有故事可講的,北魏是有個性可陳的。其他的諸如曹魏、后梁、后唐、后晉等,不過是曇花一現,沒啥影響力,不值得多說。
咱,不能同意他的意見!
曹魏,連著西晉,這兩個朝代的都城都在洛陽,而且城址都在漢魏故城。曹魏都洛46年,西晉都洛52年,雖然時間不長,但這兩個朝代相連,加起來也近百年了。接下來的北魏都洛,可以說是歷史壯舉。
北魏年輕有為的孝文帝,是歷史上有意識推進民族大融合的皇帝之一,洛陽人對他懷有太多的好感。他執意把北魏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不顧鮮卑貴族的激烈反對,不顧西晉“八王之亂”對洛陽造成的慘烈破壞,敦促鮮卑人學漢文、學漢話、穿漢服,恨不得一下子全部漢化!
我想,當時孝文帝遷都,固然有南下的圖謀,但當時可供他候選的都城名單,是可以列上一長串的,可他卻選了洛陽,這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洛陽距其原來的都城不遠,北邊如有動亂,回師還來得及;而從洛陽向南進軍,直接就南下了;從洛陽向東發展,也是可以的,向西就更不在話下。當然,孝文帝遷都洛陽,還有向中原文化學習的意圖,此為后話。
這位教授沒有提及隋唐,可能覺得唐代都城在長安的時間長。也沒有提到隋,可能覺得隋的壽命僅30多年。但這兩個朝代,絕對有影響力,都曾都洛過一段時間。
對洛陽來說,只要有人在這里建都,不管這個朝代的壽命多長,也不管這個朝代都洛的時間多短,洛陽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誰坐江山,不想永固?朝代短命,與都城的影響力和魅力是兩碼事。
選址,在宋代以后逐漸南下或者北上,原因是復雜的。其中除了軍事、政治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緣由,就是中原經濟的逐漸衰落及江南經濟的崛起。
洛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都城也是中心,是文明的代名詞,也是戰場和焦土的代名詞。古人打起仗來,可沒有什么文物保護意識,攻城時積壓的仇恨,只能換來破城后的屠城。誰打了進來,誰都要蹂躪這個城市;誰放棄這個城市,也會毀掉這個城市。東漢末年的董卓,就是洛陽的千古罪人!他被別人攆出洛陽之前,派出鐵騎五千,把所有宮殿付之一炬,南北兩宮,火舌走龍,濃煙滾滾。他又下令將洛陽周圍100公里內的民房燒毀,盡驅數百萬人口遷往長安。路途之上,百姓一隊,士兵一隊,互相牽押,哭聲震天,尸體盈路。洛陽就像一個被拋棄的孤兒,在一片焦土上哭泣。
像這樣的“毀城儀式”,在這里上演過好幾回。這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洛陽太重要了,同時也太“受癥”了;洛陽經常輝煌,同時也經常毀滅。
如果把洛陽比作一個人,她的經歷真是太豐富了,她的體驗真是太復雜了!即使在宋代以后,洛陽在人們的視線中漸遠漸淡;即使在后來,洛陽淪為州縣治所,降為區域性城市,但她,依然站在往昔輝煌的背景里,熠熠生輝!
文明如花,有源泉的地方先有花。河洛文化是華夏文化的源頭,在洛陽建都,猶如近水栽花,再自然不過了
我們的文字和歷史所能追溯的,也就是幾千年的歲月。但這幾千年的歷史,在變成一本厚厚的歷史教科書的時候,哪一個重要的章節,不出現“洛陽”兩字呢?
我總是搞不明白,文明,咋就這樣鐘情洛陽?
首先是河圖洛書和《易經》,你說這些被譽為元典的東西,咋就偏偏出自洛陽?
《易經》,是古人的心靈進行鳳凰浴火的嘗試,是潛下心來艱苦思索的長征。而這次長征,是在河洛地區進行的,那些用來算卦、推演的草呀、棍呀什么的,可都是咱洛陽的草木!
我們當自豪!
遙想遠古之時,大地上最明顯的“活物”就是江河。而黃河,是這些“活物”中產生文明的主力軍。黃河文明的形成,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這說明黃河文明出現得很早。
她不但早,且有生命力。因為當時的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不少區域性文明,如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紅山文化等。但這些區域性文明,有的往前走了幾步路就停止了,有的慢慢走向了低谷。只有黃河文明,如中流砥柱,朝氣蓬勃地向更高層次發展了。
黃河文明的升華階段,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這時的黃河文明,主要集中在河洛地區。河洛文化遂成為黃河文明的核心。
你看:繞了這么大的一個圈,才提到河洛文化,為的還是說洛陽,是證明河洛文化的生命力和連續性。想想也是,禹傳天下給兒子啟,人們還罵他自私呢!因為在他之前,稱帝實行禪讓制,你讓我、我讓你的,好像權力是個燙手山芋。可禹一交班,就開創了父傳子的“家天下”的政權體制。這些大事件,都是在河洛地區進行的,所以說,河洛文化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國家體制,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禮樂制度,出現了比較規范的文字。這是什么?這是文明源頭!
接著,在河洛文化圈周圍,陸續出現了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燕趙文化和齊魯文化等,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學派,也如雨后春筍般在河洛地區涌現。
孔子,圣人呀!不簡單吧?但他還得跑到洛陽學習呢!孔子生活的文化區域,是齊魯文化圈子,在當時也屬于先進文化,但與我們的河洛文化相比,還不行。于是,孔子“入周問禮”,虛心地跑到洛陽學習周禮,在感受禮樂的過程中構建了儒學。你看,孔子周游列國,無論走到哪兒都是老師身份,唯獨來洛陽,他是學生的角色。
后來,儒教吃香,尤其是到了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孟之道彌漫如海。但是海再大,還須有源頭。河洛文化,就是源頭。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