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實已經無需詳述,《舌尖上的中國》,在2012年的這個初夏,火得一塌糊涂。在央視的平臺上,第三輪的重播已經結束。你或許已經看了一遍,兩遍甚至更多。然而在鏡頭之外,有你所未見的故事。
一支體制外人士領銜的主創團隊,與央視正規軍攜手,完成了這個作品。這過程里,有堅持,有抗爭,有妥協,有難以想象的艱辛,但無論如何,最終的作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這或許不是一篇嚴格意義上的商業報道,然而我們想講述的一切,都與商業相關,與中國電視紀錄片產業的現狀相關,與這個時代相關。正如我們的總主筆李海鵬所說:它們是我們乘飛機經過這個時代時,通過舷窗看到的大地的孤獨的閃光。
如一臺蒙塵已久的巨大引擎緩緩開動起來,中國電視紀錄片產業,攪起的聲響正在逐漸變大。
早在2010年10月底,國家廣電總局就出臺了《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國產紀錄片是形象展示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文化傳播載體。
而啟動加速按鈕的時刻,始于2011年,這一年里,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北京高清紀實頻道及中國文獻紀錄片頻道紛紛建立,紀錄片頻道達到8家,中國紀錄片首播量高達16000小時。紀錄片開始大量出現在網絡平臺上,中國網絡電視臺、搜狐、新浪等視頻網站均開設了紀錄片頻道。
根據《2011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只計衛視與紀錄片專業頻道,在2011年市場總投資就有8 億元。該報告的負責人張同道調研發現,此前全國紀錄片每年的總投資不過是4億。央視紀錄頻道成為紀錄片投資領域的絕對主力,2011年投資接近2億元。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國》得以出爐。與央視之前出品的同樣高水準的紀錄片《大國崛起》、《故宮》相比,它另辟蹊徑,完全脫離了宏大敘事,講的是美食,而鏡頭對準了普通人的生活。
不管你是不是一個紀錄片愛好者,你都可以把接下來看到的故事,當成一部關于《舌尖上的中國》從無到有的歷程的紀錄片。
螞蟻王國寫真(2014-11-29)
攝影師抓拍北極熊對鏡頭溫柔招手(2014-11-29)
航拍海地強震后受災情況(2014-11-29)
毒死十個男人的怪異青蛙(2014-11-29)
神秘浪漫的流浪腳步——吉普賽人流浪日記(2014-11-28)
極地探險之父的冰上生活(2014-11-28)
“天外來客”——十大最令人驚奇的隕石坑(2014-11-28)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