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硯始于唐代。據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婺源縣令唐積《婺源硯圖譜》載:“婺源硯在唐開元中,因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里,見疊石如城壘狀,瑩潔可愛,因攜之以歸,刊粗成硯,溫潤大過端溪者。后數世,葉氏諸孫持以與令,令愛之,訪得匠手琢為硯,由是天下始傳。”歙硯石的主要產地在婺源縣龍尾山。由此可知,歙硯硯石發現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稍后,歙硯即名聞天下。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開成五年(840年)箕形歙硯,石質細潤,色澤清純,是早期歙硯的珍貴遺存。南唐時期,歙硯大受寵遇,中主李?精意翰墨,寶重歙石,專門在歙州設置“歙硯務”,選硯工高手李少微為硯官,并令其招徒傳藝。后主李煜更對歙硯極為推崇,把歙硯與澄心堂紙、李廷?墨譽為天下冠。宋代以后,歙硯獲得更大發展,硯石開采規模擴大,歙硯精品不斷涌現,名色之多、質地之細、雕鏤之精,為諸硯之冠。宋代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曾探賞歙硯佳石后寫下《硯山行》詩篇。蔡襄將歙硯與“和氏璧”相媲美,認為歙石價值連城。歐陽修贊譽歙硯“遠出端溪上”、“世所罕見”。蘇東坡為歙硯題詠了《龍尾硯歌》。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