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的世界遺產與徽州文化
1990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十四屆會議確定,黃山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將其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黃山由此獲得雙重遺產的桂冠和殊榮。時隔十年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再次將青睞垂降予黃山市--公元2000年11月,皖南古村落的古黟西遞和宏村同時被正式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此西遞和宏村并肩躋身于世界文化遺產之行列。2004年2月,黃山又榮幸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評選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在迄今中國業已列名的29處世界遺產里,地級黃山市就占兩位,這不但是黃山人及安徽人的驕傲!更是中國人乃至整個華夏民族的榮耀。
黃山、西遞和宏村之所以被列為世界遺產地,有賴于她們的天然稟賦尤其是文化底蘊,而這些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有著不可分的聯系。曾被古人譽為“震旦國中之第一奇山”的黃山因其自然景觀美倫美奐,尤其有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而聞名遐邇,明代徐霞客兩度登臨后便盛贊“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同時,它還是一座“文化山”,其人文色彩同樣濃烈。以至于吸引無數歷代文人墨客與名流賢達題詠詩詞、撰寫楹聯、紀游文章或丹青妙作。而那些關于黃山的優美動聽的眾多民間傳說與神話故事,那些鐫鏤漆就的一處處形象傳神的摩崖石刻,那些有關黃山諸多的滲透著儒學佛教意蘊深邃的各種冠名說法,那些涉及到古今知名人物的實虛雜糅的佚事趣聞……構成了神奇風雅的黃山內在文化內涵。黃山不僅是漫長的地質歲月里鬼斧神工之天然造化的產物,更是千百年來傳統徽州文化的孕育釀化而成的杰作。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馮?德羅斯特先生有精到的見識:黃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最特殊、最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自然遺產,毫無疑問,在我所見過的世界遺產中,黃山是最杰出的。黃山,擁有無與倫比的美麗,是特別的世界遺產……特殊就特殊在這座天下名山乃是由自然與文化雙重因素所使然的緣故!
說及古黟西遞和宏村,這兩座浸潤著深厚的傳統徽州文化,以宗族聚居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商貿經濟力量及仕學勢力支撐起來的皖南古村落一似“船”形、一似“牛”狀,分別位于黟縣城的東部和東北角,初建公元1047年和1131年,迄今已逾八九百年的歷史。兩座村莊在村落環境、建筑風格、建筑用材、建筑裝飾、技術工藝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真實風貌,具有很高的環境藝術和景觀價值。徽派建筑之粉墻黛瓦、磚木結構、馬頭墻、內天井、翹角飛檐、畫棟雕梁,極具地域特征,耐人尋賞。如今西遞村依然完好保存著3座祠堂、1座牌樓、明清古民居120多幢,其整體格局完整,道路和水系維持原狀,古樸寧靜的街巷、臨溪筑建的古宅屋、風格獨特的私家園林、佇立村口的古牌坊,形成獨有的鄉村風貌。宏村最為突出的則是其由曲徊水圳和月沼南湖組成的人工水系,村內街巷大多依水圳而建,亦采用石板鋪地。由書院、祠堂以及150多幢明清古民居組合起來的徽派建筑物群鱗次櫛比,嵌立于青山綠水之間,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被人們譽為“中國明清民居文化的博物館”。富有代表性的“古建三絕”,精美絕倫的磚木石“徽派三雕”構件,形質俱佳的宅堂楹聯,古色古香的書畫掛屏等等,無不向人們展現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古代文明畫卷。作為具有獨特風貌格局和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人類傳統聚居地,西遞和宏村所體現的村落規劃、環境營建、建筑學、技術工藝、景觀設計、室內裝飾陳設等方面不但是人居環境建設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國自唐宋以來在民間住宅和人居環境建設方面達到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這種極為珍貴的徽州文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曾經在14--19世紀對中國儒家文化與商業文化的發展作出過較大的歷史貢獻。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廿四屆主席團會議在審議時,高度評價西遞和宏村是古老文明的見證;是特色傳統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和自然結合的光輝典范。為此,傳統徽州文化再度乘西遞和宏村兩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之強勁東風,贏得了在世界文化舞臺上正式登臺亮相、一展芳容的良機,從而使海內外更多的人得以認識和走近
黃山地質公園迎來4年一次的“大考”(2016-08-11)
自駕免費游新安山水畫廊(2016-04-12)
游徽州潛口民宅賞靈山梯田油菜花 (2016-04-01)
黃山百佳攝影點之萬安古鎮之萬安老街(2015-09-30)
黃山為長三角自駕游發展指數第一梯隊目的地(2015-09-30)
黃山探索古民居產權流轉 守住徽派建筑“筋骨肉”(2015-09-30)
黃山市七景區爭創“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2015-09-1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