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關林
洛陽關林相傳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前為祠廟,后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關林總面積約百畝左右,古柏蒼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覽勝地。關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為關冢。
景點詳述
關羽,字云長,東漢延熹三年(公元160年)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關羽發動襄陽戰役,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兵鎮新野。219年冬孫權偷襲荊州,關羽退走麥城,大義歸天。220年春正月,孫權害怕劉備起兵報復,將關羽首級送于洛陽曹操處,曹操敬慕關羽為人,用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關羽首級于洛陽城南十里,并建廟祭祀,迄今已有1790年。萬歷三十三年敕封關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圣帝君”,關羽始封“圣”。順治五年敕封關羽“忠義神武關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陽關帝陵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林”,始稱“關林”,成為與山東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兩大圣域。洛陽關林是我國唯一一處“林、廟”合祀關圣帝君的圣域,也是海內外唯一一處可以稱“林”之廟宇。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級旅游景區。
立于廣場上的“千秋鑒”樓,為舊時“燈影鑼鼓話興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赳赳而踞,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著81顆金色門釘,體現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后榮耀;立于儀門左右重達3000余斤的鐵獅,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雖歷400余載風風雨雨,依然肅穆含威;儀門“威揚六合”匾額為慈禧太后御筆,端莊厚重,彌足珍貴;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御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甬柱頂雕石獅104尊,百獅百態,圓潤生動,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舞樓(又稱千秋鑒樓)、大門、儀門、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關冢,構成了關林巍峨宏大的建筑格局。其主體建筑上的龍首之多,為中原之最。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結構端莊,八角亭彩飾華繁、木雕精美,全為木榫勾結,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師驚人的創造力。
大門
大門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中間大門上有九九八十一顆金色乳釘,是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最高品級的標志。大門東西兩邊為八字墻,分別篆寫“忠義”、“仁勇”4個大字,概括了關羽忠君、義友、仁愛、勇武的一生。
儀門
儀門建于明萬歷年間,取“有儀可象”之意,是當時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的場所。原為明代關帝廟大門,清代改稱儀門。門額上的“威揚六合”匾,則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筆,十分珍貴。在儀門東西次間與盡間的五花隔墻上,各鑲嵌刻石一方。東側為岳飛畫“關圣帝君像”,是宋代抗金名將岳飛因緬懷關羽的英勇忠義而作。西側的“關帝詩竹”,為關羽親手所繪。這幅竹畫的全部竹葉點綴成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石獅御道
由儀門到大殿,甬道長35米、寬4米,兩邊石欄,36根望柱,104個石獅。此石獅甬道,被譽為“洛陽小盧溝”。據碑文記載,現時之甬道,重修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由在洛客商捐資,依宮殿式樣修建。
石獅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時的專用步道,百獅百態,惟妙惟肖。因御道甬柱、欄板多為信眾所捐修建,祈愿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剛上·故上多雕刻銅錢紋飾,寓意四方來財,故民間又稱之為“生財之道”。
大殿
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高26米。廡殿頂,琉璃瓦覆蓋,五脊橫立,六獸揚威。正門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說的是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故事。
拜殿:位于正殿之前,與之相連,是春秋大祭之時百官僚屬謁拜之所。殿中懸掛有乾隆御書的“聲靈于鑠”匾和“翌漢表神功龍門并峻,扶綱伸浩氣伊水同流”聯。
平安殿:又稱啟圣殿,是關林的主體建筑,位于整個廟院的中心,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殿內供奉有貼金關圣帝君像,關平、周倉、王甫、廖化侍立兩側。
二殿
二殿五開間,廡殿式,門上懸掛著“光昭日月”匾額,是清光緒帝御題。殿中塑關羽怒視東吳像,左側站著手棒大印的關平、右側站著手持大刀的周倉。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為張候殿,右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闊五間,規模較小,內塑關羽夜讀春秋像、關羽出行圖和睡像,故又稱寢殿。
二殿又叫財神殿,現存建筑建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是關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殿門懸掛光緒皇帝手書的“光昭日月”匾,內塑關公武財神像,關平、周倉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財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古往今來,人們多在這里祈求生意興隆,財運亨通,事業發達。
五虎殿:財神殿西側配殿,五虎殿是供奉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的殿宇,故稱。明萬歷二十年(1592)重修。
娘娘殿:財神殿東側配殿,建于明代,供奉關羽夫人胡氏、女兒虎女和兒子關興。殿內東西兩側繪“祛病祈福圖”和“求子還愿圖”。民間流傳胡夫人能祛病送子,故人們多在娘娘殿前燃香祛災、誠心求嗣。
三殿
三殿又稱春秋殿,也稱寢殿,現存建筑建于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殿前有旋生和結義兩株奇柏,殿內塑有關公夜讀《春秋》像和關公睡像。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林”碑:立于關林(冢)前奉敕碑亭內,碑文記載了關羽生平事跡及封號、建廟等情況,是關林稱“林”的重要依據,反映了歷代帝王對關羽至高無上的尊奉和對關林崇祀不斷的歷史,同時也證明了關林在海內外數千座關廟中的領袖廟宇地位。
關冢
關羽靈首埋葬之處,高17米,面積達2600平方米,冢正面南墻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門,門額題“鐘靈處”,墓門對聯為:“神游上苑乘仙鶴,骨在天中隱睡龍”。
始于漢末,如今綠草如蓋,高峻出塵,雖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關林翠柏”是洛陽“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蔥蘢回合,每當大雨急住乍晴之時,云氣如煙,似裊裊香篆,悠悠繞冢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稱奇。千百年來,關羽作為忠義化身、道德榜樣受到了民眾的普遍敬仰。他的“忠義仁勇”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由此形成的“關公信仰”這一特殊文化現象,已成為溝通海內外華人、親情的橋梁和紐帶。每年9月29日在這里舉辦關林國際朝圣大典,屆時,海外關廟人士和宗親組織云集關林,舉行隆重的朝拜儀式。關林成為海內外華人謁拜的圣域,也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碑刻墓志室
洛陽傳世出土的碑志計5000馀方。碑志涉及家族源流、鄉里區劃、民俗風情和重大歷史事件等。如陳列的北魏元懌父子墓志,反映了“宣光之變”和“河陰之難”;護國定遠侯墓志,記述了其縱馬仗節、馳騁疆場的最后一段人生;唐志不僅再現了成熟的書法之美,也刊刻著諸多鮮為人知的史實;錢俶墓志,則記載了獻地納降的政治軍事背景,和北宋朝廷對其超越常理的階下恩寵。墓志,是集體的載體,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四月份來洛陽旅游攻略(2013-04-10)
洛陽周邊旅游線路推薦(2012-09-30)
國慶假期西部旅游線路推薦(2012-09-30)
洛陽組團旅游線路推薦(2012-09-30)
濟源西灘島水世界(2012-06-27)
洛陽木札嶺(2012-06-08)
洛陽旅游景點簡介 重渡溝 水鄉竹韻(2012-03-2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