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包肉維吾爾語稱為“塔瓦喀瓦甫”,屬新潮小吃品種,是新疆風味名食之一。
馕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樣化,既可以作為小吃推車或店門前兜售,也可以作為一種風味菜食,登上清真宴席的大雅之堂,作為一種名菜供中外賓客品嘗。
馕包肉維吾爾語稱為“塔瓦喀瓦甫”,是一道很有名的新疆特色小吃。在全疆各地都能吃到。但,制作方法的不同,導致了口感的差異。走遍全疆,印象中,唯有在和田吃到的馕包肉格外好吃,齒頰留香,風味獨特,回味幽長。在新疆,說起馕包肉,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因為它不僅是當地的一道傳統菜,也是一道菜點合壁菜。馕是維吾爾族的主食品種,如同漢餐中的饅頭一樣,在新疆,無論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見到馕,吃到馕。馕包肉是維吾爾族人的主要面食。“馕”,是維吾爾語,意思就是烤面餅。維吾爾人寧可一日無米飯,而不可一日無馕。在農村、集鎮、幾乎家家都有烤馕的馕坑,婦女個個都會打馕(新疆人把烤馕叫“打馕”)。馕坑就設在庭院或家門口,它用和入麥草或羊毛的黏土做成的烤爐,形狀很像一口倒扣的寬肚的大水缸。烤馕時,先將干柴放在坑內燃燒,把坑壁燒得燙熱,然后將搟好的餅形面坯貼在坑壁上。搟面時可以根據需要搟出像圓凳子面大小的薄馕坯,也可以搟出像碗口大的小馕坯。馕坯上可以抹點食油,撒些芝麻、蔥花,烤出的馕更脆更香。由于馕是烤熟的,含水分很少,在氣候干燥的新疆,存放十天半月都不壞;如果是油馕(揉面時和入食油),還能存放一月左右,泡水變軟,仍極好吃,所以維吾爾老鄉出遠門,會在腰上的布兜里裝進幾塊馕;坐火車去內地,也常常帶著一提包的油馕,一路當食,省錢又方便。維吾爾人吃馕有個很重要的規矩:無論吃什么樣的馕,都必須先把每個馕掰成幾片,大家一片一片地吃,絕不可刀切開來吃。為什么?有人說,這是維吾爾族崇尚團結互助傳統美德的表現,一個馕掰開大家吃,表示一家人一伙人同心同德,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維吾爾人還把馕看做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比如,男方向女方提親,作為見面的禮物,就有衣料、鹽、方塊糖,還必須有五個馕。在結婚儀式上,要安排一位姑娘,雙手捧出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碗鹽水,鹽水里泡著兩塊小馕。姑娘就站在新朗新娘中間,讓他倆搶著吃下這兩塊象征著愛融洽、甘苦共嘗的鹽水馕。此時,新朗新娘爭先下手去撈碗里的馕,誰先撈到馕,就表示誰最忠于愛情。“該出手時就出手”,搶馕,就成為婚禮中的第一個高潮。
而羊肉更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穆斯林的主要肉食之一,在維吾爾族中,羊肉是其主要肉食品,簡潔粗獷的羊肉烹調方法更是西北歷史文化的遺留。新疆的羊肉特別肥美,而且沒有內地羊肉那種膻味,所以無論做什么菜,都很適口。有人這樣打趣說:“新疆的羊,走的是黃金道,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烤羊肉放的是孜然調料”。其實,新疆的羊以自然牧牧為主,吃的是草原上帶堿性的草料,喝的是沒有污染的清泉,牧人還經常給它們喂些鹽水,保證羊能健康長膘,加上新疆綿羊品種好,所以新疆的羊肉頂呱呱。
馕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馕、油馕、窩窩馕、芝麻馕、片馕、希爾曼馕,等等。據考證,"馕"字源于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馕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馕;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馕,是馕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完)
2025年新東方快車新疆4月出行班次/價格/詳細路線已出爐(2024-11-26)
2025年新東方快車新疆15天旅游路線及票價公開表(2024-11-26)
新東方快車的起點和終點在哪里/新東方快車新疆游2025訂票(2024-11-26)
新東方快車游新疆價格/路線/班期/票價/報名/官網(2024-11-26)
2025年新東方快車班期計劃已經出爐啦,尊享新疆10日游(2024-11-26)
新東方快車新疆旅游專列:2025金鉆銀鉆豪華之旅(2024-11-26)
新東方列車,駛向新疆的詩與遠方!(2024-11-2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