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公園又稱“東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與沈陽市的昭陵、新賓縣永陵合稱“關外三陵”、“盛京三陵”。東陵公園始建于公元1629年 (天聰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年間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規模宏大、設施完備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歷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國,定陵號為“福陵”,1929年被當時奉天當局辟福陵為東陵公園。
東陵公園地處于沈陽市東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個占地面積為557.3公頃,其中陵寢占地為19公頃,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自南而北地勢漸高,山形迤邐、萬松參天、眾山腑伏、百水回環、層樓朱壁、金瓦生輝、建筑宏偉、氣勢威嚴、幽靜肅穆、古色蒼然,其優美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邃人文景觀早已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勢形成前低后高之勢,南北狹長,從南向北可劃分為三部分:大紅門外區、神道區、方城、寶城區。陵寢建筑規制完備,禮制設施齊全,主要建筑規模宏偉,陵寢建筑群保存較為完整。
清福陵始建于1629年(天聰三年),1636年(崇德元年)四月十二日正式定陵號為"福陵"。清福陵是清朝皇室命名的第一座祖陵。1636年至 1820年間多次重建和改建,最后形成 陵寢規制。陵寢建筑群由下馬碑、石牌坊、正紅門、神道、石像生、一百零八磴臺階、神功圣德碑樓、滌器房、果房、茶膳房、朝房、隆恩門、隆恩殿、東配殿、西配殿、焚帛爐、二柱門、石五供、大明樓、寶城等組成,其中依山勢所建的神道上的一百零八磴臺階形式匠心獨具。石牌坊雕造精細,反映了清早期滿族建筑技術的水平。
清
福陵的修建以及后來的重建、改建都是在古代勘輿家的指導下進行,從選址到規劃設計,考慮了陵寢建筑與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自然環境與陵寢建筑的和諧統一,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在有清一代的二百多年間,清福陵是皇室從事禮制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無論是建筑遺存,還是其所包涵的歷史史實,都是研究清朝陵寢制度、喪葬禮儀乃至清初的殉葬制度、祭祀制度、職官體制、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記錄著明末、清朝及民國年間的歷史。 清福陵不僅是中國帝陵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最好見證。
媲美馬爾代夫,叫板巴厘島,國內居然還有個這么美私密島嶼(2021-03-12)
武威涼州:打造全域文化和旅游集結地(2021-03-03)
蘭州樹屏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2020-04-03)
蘭州天斧沙宮(2020-04-03)
蘭州青城古鎮(2020-04-03)
蘭州榆中浪街(2020-04-03)
蘭州河口古鎮(2020-04-03)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