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與發展,國內在線旅游業風起云涌,一路高歌猛進。自去年市場幾家OTA掀起價格戰以來,國內旅游業戰火一直綿延,攜程、去哪兒、途牛、藝龍財報巨虧,但換得彌足珍貴的市場份額,促進了在線旅游市場消費習慣養成,讓國內在線旅游市場份額達到新的高度,盡管占全部旅游市場份額還不到一成。攜程、去哪兒、途牛晉級為全球知名旅企。進入2015年戰火大有愈演愈烈之勢,2015年開春不久,幾家OTA紛紛祭出了新的大招“一元出境游”,雖然沒多久被國家旅游局下架了,但慘烈程度可見一斑;作為消費者也算開了眼界,知道了出游前在線選擇、預訂很方便。
與此同時,傳統旅行社千篇一律的陳舊產品和越來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催生了一批更加個性的旅游企業、初創旅游企業。如6人游、不跟團、游心旅行和妙計旅行等,這些新型旅行企業主打深度定制游,即顧客提出出游需求,旅行顧問進行針對性的溝通交流,根據個體情況來確定行程與路書。從收客到制定出游行程,再到機票酒店安排、地接的整個過程中,旅行顧問成為定制游的關鍵角色。在此基礎上,不同的定制游企業根據各自優勢,在定制游方面又進一步細分,如游心旅行主打高端定制游,“不為屌絲服務”;妙計旅行主打大數據計算進行定制。雖然林林總總的初創旅行企業目前的總融資額才5億元,遠未形成氣候,但這種獨具特色的旅行項目無疑更加切合目前80后、90后年青一代的旅行需求,代表著未來旅游市場的前進方向,潛力不可小覷。
顯然,無論是如火如荼崛起的在線旅行企業巨頭還是主打定制游的初創企業,都看到了傳統旅行社的不足之處,紛紛看好時機切入到旅行市場,希望從中國巨大的旅行市場中分一杯羹。傳統旅行社企業或許看到了這些“入侵者”,或許對新情況不屑一顧,與這幾年活躍異常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線旅行企業相比,至今很少看到傳統旅社企業站出來主動實行變革的報道。
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掘墓人已經集結出發,開始壁咚傳統旅行社市場,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傳統旅行社缺乏積極進取、改進產品體驗的動力?
一、國內旅游業人口紅利還未結束
旅游行業在我國經歷了從行政旅游到商旅出游,再到大眾出游的發展過程,細算下來,旅游業真正開始走向大眾化進程也就二十來年,而且始終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連,根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旅游的滲透率不足四成,也就是說還有近六成的人還沒有過旅游經歷;我國人口基數大,旅游的行業人口紅利遠未結束,尤其是在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市場空白足夠大。這就對我國旅游行業形成兩個影響:一方面一二線城市和內地三四五線城市少數人面臨著旅游產品消費升級的需求,對出游品質、服務、個性化程度要求高;另一方面還有少數一二線城市和許多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對初級的旅游產品有巨大需求,如觀光游、跟團游等。而后一種情況正是傳統旅行社的看家本領,主要業務量也都集中在這一塊。光靠國內巨大的人口紅利都夠吃的了,悶聲發財還來不及,哪有動力去費神費力琢磨什么個性化、特色的旅游產品,討好消費者。
二、沉浸在壟斷舊夢里
國內有實力有資源的大社,在行業深耕多年,積累了龐大的業務量,每年收客數量都很可觀,這些大的旅行社已經形成了區域性的業務壟斷;企業盤子大,經營上形成了強大的慣性,沉浸在壟斷舊夢里,活的很滋潤,干嘛要折騰,再說折騰了也不一定能實現良好的收益,在面臨風險決策的時候,傳統企業都傾向于選擇保守,觀望,繼續悶聲發財。即使做出變化,也是在琢磨如何進一步壓縮成本,攫取更多利潤,這也是目前多數旅行社最樂意干的。
三、經營粗放,缺乏轉型升級的魄力
現在國內旅游行業有個怪象:去往同一個目的地的線路內容基本都雷同,沒有差異化、特色。究其原因是因為當一家旅行社辛苦開發出一條線路后,其他家不久也會紛紛推出同樣的旅行線路,在內容相同的情況下,能比的就只有價格了,(舉例)但是一條線路行業報價通常3000元左右的出境游,如果價差在一兩千以上,那就得在吃飯、住宿、旅行項目方面小心了,旅行社肯定有辦法把差價補回來,手段你懂得。
什么樣的線路能非常容易被復制?那一定是沒啥技術門檻的旅行產品,沒什么核心競爭力要求的產品。難道開發不出來高質量的旅游產品?事實是只要肯下大力氣,高投入,一款產品開發出來后,如何去推廣,如何去收客對傳統旅行社都是難題。相比于OTA,傳統旅行社缺乏面向全國的流量平臺,更缺乏運用現代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推送的能力,(比如像百度直達號可以根據用戶瀏覽的網頁,判斷該用戶的需求偏好,進而推送相關產品)。經營效率太低,新品營銷費用遠遠高于銷售這一款產品所帶來的收人,迫于現實狀況,只能安于現狀。
四、多數旅行社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國內目前有上萬家旅行社,上規模的屈指可數,更多的是那些地方區域性的中小旅行社,大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而現在旅行社的競爭到最后,實質上是資本的競爭,從資本中延伸出來的就是資源采購競爭、客源競爭、營銷競爭。眾多中小旅行社缺乏客源及資金規模優勢,就算立志創新,也因為在酒店、機票、景區、地接社等采購方面缺乏議價能力,造成成本高企,產品缺乏價格競爭力,最終死路一條,所以往往只是想想而已,力不從心。
五、在線旅游(OTA)以及新興定制游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90%以上的旅游還是通過傳統旅行社來完成的,雖然借勢移動互聯網,OTA這兩年吸引了資本市場的注意力,融資的融資,上市的上市,如明星一般頻頻見諸新聞,但是與傳統旅行社比起來,體量還是太小;可以說在線旅游引領了國內旅游業的發展方向,離主導、顛覆還有很大的距離,對大多傳統旅行社來說頂多算是個未來某個時期的潛在威脅。鹿死誰手尚不可知,遠不會引起傳統旅行社的恐慌。
最后從旅游消費者層面來說說,曾有業內人士稱,開發高品質產品很容易,關鍵是品質上去了,價格也就高上去了,高質產品沒人買單,同樣的線路即使高出兩三百,都不好銷售;面對這種情況多數企業肯定不愿意去冒風險,還是老老實實以市場為導向,生產適銷對路的“大路”產品吧。結果,我們今天只能忍受千篇一律的旅游體驗,回來后吐槽一下,僅此而已。
兩年前的零負團,前不久”一元出境游”在國內被生產出來但很快被下架了,而且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從全球來看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無論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一把營銷絕殺利器。而消費者期望的永遠都是質優價廉的產品、服務(全世界人民都應該會同意吧),靠低價手段取得的優勢只是暫時的,一方面消費者是看中低價才來的,如果有其他對手報更低的價格或者人們消費觀念升級后,消費者當然會拋棄你;另一方面,低價競爭是最原始粗放的經營手法,大家都會,能不能在價廉的同時質量優秀一點,這樣對于消費者來說,遷移成本會大一些,從而提高用戶黏性。
也許質優價廉是人們的一廂情愿的想法,但當傳統大路產品爛大街的時候,個性化、特色的產品肯定會有更大的需求空間。人們旅游的目的在于尋找與目的地相關的真正屬于個人的體驗,體驗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閑方式,嘗試當地特色飲食、民間風俗,這將成為旅行者一種真正獨一無二的經歷。現在旅游O2O是個方向,借助移動互聯網高效的信息交互方式,即時的鏈接供方和需方,讓個性化的需求及時得到滿足,它能夠助力傳統旅游產業真正向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市場轉型。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們會擁有有更“奢華的”旅游體驗。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