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美國大學的自由和開放,劍橋和牛津一直都保持著保守和刻板的感覺,也因此文化和歷史在這里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沉淀。數(shù)百年前的建筑和街道,至今都幾乎紋絲未動,三一學院、國王學院、王后學院……至今仍舊保留著中世紀的風貌,氣勢恢宏,美輪美奐。在學院的后花園坐在安靜的一隅,你會想起阿諾德關于精英主義的真諦“讓每一個人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達爾文、牛頓、凱恩斯、丘吉爾……這些大師也同樣求知于此,同樣的康河,同樣的學院,也讓無數(shù)光環(huán)圍繞的求學者來這里可以心生敬畏和謙卑地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游覽劍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路線和風格,不過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錯過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由國王亨利八世創(chuàng)立于16世紀的三一學院無論在學術成就和規(guī)模都是目前劍橋大學31個學院中名列前茅的,這里還是牛頓、英國王室成員和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母校。據(jù)說在在學院門口的綠草坪上有一棵蘋果樹,就是落到牛頓腦袋上讓他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那個神奇蘋果樹,可惜我繞了半天也沒有找到。
國王學院內(nèi)的國王禮拜堂是劍橋建筑的一大代表,亨利六世在1446年下令建造,耗時80年完成,禮拜堂四面的彩色玻璃窗以圣經(jīng)故事為主要情景,禮拜堂祭壇后方由魯本斯所繪的賢士來朝,以及分隔禮拜堂前廳與唱詩班的屏隔,其上飾有天使的管風琴。國王學院的禮拜堂是劍橋的榮耀,也是公認的全歐最出色的哥特式建筑。
我一直想要尋覓的那個古怪的圣體鐘,原來它就在國王街上,被玻璃罩封裝的圣體鐘第一眼看上去和印象中常規(guī)的鐘表全然不同,仿佛像一個鍍金的雕塑一般,玻璃反光得有些嚴重,倘若不是之前有了解,還真可能會忽略到鐘表頂端那只怪異的螞蚱,這只被稱作時間食客的機械昆蟲定時沿著表盤爬行,它每動一次,都會觸發(fā)鐘表的照明裝置。這只丑陋的機械螞蚱像推動磨盤一樣推動著時間的流逝,它無聲無息地告誡我們每一分鐘,我們都向著死亡走進。
那首喚起中國人對劍橋至柔至美無限遐想的徐志摩《再別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秋日的劍橋,誘惑著人們想要泛舟放歌,想要在康河柔波里的盡情地撒嬌。
在去劍橋之間,徐志摩滿腔熱情是成為像漢密爾頓那樣的政治家,是劍橋的氣韻情懷,讓他的生命里綻放了詩歌的光彩。在他回憶劍橋的時候他曾寫到“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洗禮。”
串聯(lián)著劍橋各大學院的康河總長64公里,每座學院都有跨河的橋:嘆息橋、廚房橋、三一橋、青年旅社橋、克萊爾橋、國王橋,乘船看橋是最好的方式。如今的劍橋,撐船的主要是學生,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和學霸討價還價一番,感受一下學霸撐船講段子的功力。
在這些橋里,樣子最奇特傳說最有趣的必須是數(shù)學橋了,繞了半天才遠遠看到了它的真身,原來它是皇后學院橫跨康河的一座木橋。傳說牛頓建了最原始的數(shù)學橋,天才牛頓根據(jù)數(shù)學和力學計算,沒有用一顆螺絲釘,而后來好奇的學生把橋拆掉卻無法按原樣裝回,只要加裝了螺絲釘。不過,故事只是個美好的傳說,因為數(shù)學橋是在牛頓老人家去世后22年才修建的,古老的木橋橫跨于康河連接著皇后學院和浪漫秋色的河岸,美得仿佛一部充滿年代感的經(jīng)典英劇。
劍橋TIPS:
1、
從倫敦到劍橋:在國王十字車站,做到Cambrideg下車,需要單獨買票,無法使用牡蠣卡,往返車票人均24.2英鎊。車次很多,無需提前預定。
2、三一學院:3英鎊每人
3、國王學院禮拜堂:9英鎊每人
4、可以坐船感受康河,撐船的都是學生,可以討價還價。
5、秋天的劍橋也很適合漫步其中,大多數(shù)人主要參觀三一學院、國王學院,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隨意參觀,感受氛圍。
6、徐志摩的石碑在國王學院康河旁邊的草坪上,圣體鐘在國王街上。
發(fā)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