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頂大佛灣第18龕"觀經變相"鑿于北巖中部。龕寬20、高8米;在布局上,此龕主要采取了橫卷式構圖。
"西方三圣"被刻于龕的上部,"十六觀"布列在龕左右壁轉角處,"三品九生"位于龕的中下部。這種布局方式顯然與北山第245龕稍異。
在內容的表現上,"十六觀"和"三品九生"是此龕的重點,相反,對于極樂世界盛況的渲染卻遠不如北山"觀經變",甚至"未生怨"故事沒有表現出來。但"十六觀"除雕刻有圖像外,旁邊還配刻了頌詞。"三品九生"更是如此,它基本上把每品的內容都具體地用圖像和文字反映了出來,所占壁面幾乎達全龕的一半。
在佛教看來,"三品九生"中各品進入極樂世界的條件和待遇不大一樣。如刻于龕中部的"上品上生圖"旁的經文說:"上品上生者,若有人愿生彼國發三種心,所謂慈J心不殺具諸戒回,讀誦大乘,修行六念回向發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無量大眾、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佛放光明,照行者身。行者見己,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后,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菩薩色相具足,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于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陀羅尼法門,是名上品上生者。"而刻于龕左部的"下品下生圖"旁的經文則說:"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惡人,以惡業故,應墜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之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逞念佛。告言若不能念佛,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稱。佛各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后,見金蓮花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于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時觀音勢至為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即發。菩提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此外,因佛經說往生天國的人荷花化身,高雅圣潔,不染紅塵,是一切有情往生凈土的唯一途徑。因此在"三品九生"圖像中,還刻有很多蓮花童子。他們有的爭坐蓮臺,有的追逐嬉戲,有的面壁而跪,有的攀于欄邊,活潑可愛、無垢無染。
大足石窟中的"觀經變相"雖說數量難與敦煌"觀經變相"壁畫相提并論,但作為石雕造像,能如此表現凈土盛況,想像豐富,刻工精美者實屬罕見。
緬甸美食概述(2019-12-04)
緬甸美食概述(2019-12-04)
緬甸孟族的古都-- 勃固(2019-12-04)
緬甸孟族的古都-- 勃固(2019-12-04)
緬甸旅游 仰光(2019-12-04)
緬甸旅游 仰光(2019-12-04)
西沙群島簡介:(2019-11-26)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