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各地整合各具風格的文化民俗、節慶活動等旅游資源,為游客奉獻出文化旅游大餐,成為春節旅游市場的亮點。與文化的融合,讓旅游更加有意思、有特色、有品質。
文旅融合需“四要”
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后第一次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在京召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成為2019熱點高頻詞,在闡明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時,強調各地要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為今后的文旅融合定下了基調。一要尊重規律,文化和旅游有可以融合的一面,也有各自相對獨立的一面,堅決避免片面強調特殊性和完全忽視特殊性兩種傾向;二要因地制宜,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要依據資源稟賦、立足區位特點,走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發展道路,不搞“一刀切”,不能“一窩蜂”,防止照搬照抄、簡單模仿;三要穩中求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融合到什么程度、產生怎樣的效果,需要時間來檢驗;四要鼓勵創新,特別是基層一線文化和旅游部門應積極探索,從實踐中找到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旅游專家王興斌對此作出解讀并指出:“不同的文化形態與旅游有不同的融合方式。”例如主要面向本地居民的圖書館、文化館、演藝場所,其設施、服務和管理方式與主要面向游客的文化場館應有不同;地方文化演藝更多地考慮本地群眾的欣賞習慣和愛好,而主要面向游客的文化活動、文藝演出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同時,還要考慮游客的可接受程度。
用好文化這股“活水”
2月19日和20日,“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連續舉辦兩晚,這是故宮博物院有史以來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夜場,引發持續關注和搶票熱潮。如今,“故宮出品”的上新、相關綜藝上線或是活動發布等,總能引起公眾關注,故宮也被網友戲稱為600歲的“網紅”。
故宮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成功范例,也給文旅融合帶來了重要啟示。我國各類文化資源豐富,然而如何將其做成“大文章”則非易事。目前,許多地方存在著文化資源豐富,卻“抱著水缸喊渴”的現象,或是對文化資源挖掘不夠,或是資源“精加工”不足,特色不鮮明,難免落入窠臼。縱觀成功的文旅融合產品,無論是故宮、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華僑城、浙江莫干山庾村等,在挖掘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時,用動人的語言講好文化故事,尤其注重不與現實生活“脫節”,更加符合人們當下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
陜西袁家村里有著青灰色的磚、青灰色的瓦,傳統的窗欞,被稱為陜西版的“清明上河圖”,通過“古鎮”+“小吃”的模式發展成為“關中第一村”。如今,結合人們注重健康、綠色、藝術熏陶等新需求,一方面為人們提供追尋古老記憶的“關中印象體驗地”,同時積極轉型升級,發展健康養生、藝術創意、綠色農業等新興業態。
擦亮“名片”靠品質
此次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命名是文化和旅游部出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和管理辦法》后的首次評審,總量上大為縮減,含金量更高,175個入選地多了一張“國字號”文化名片。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這份“國家級”名單之前,各地已有一批地方級名單。近年來,各地逐漸認識到本土民間文化的獨特性和價值,紛紛推出各類主題的民間文化旅游節。然而,能夠真正打響知名度、適應市場需求的文旅產品、旅游節慶等卻是少數,太多雷同產品讓游客感到“審美疲勞”,值得深思。
旅游即是尋找差異性。民間文化是一個地區悠久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而將合適的民間文化轉變為旅游產品,則不僅需要將文化進行展示,更應關注民間文化的可接受度、游客對民間文化的興趣點和體驗過程,這樣的文化旅游產品才有“溫度”,游客才能融入其中,真正感受到與自己居住地不同的文化魅力。
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張潤鋼指出,在打造旅游產品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堆砌文化符號而忽略旅游產品的本質,旅游產品的創新與品質堅守缺一不可。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