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通過學習彩繪臉譜,可以了解京劇歷史文化,分辨京劇人物。
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所以稱為“臉譜”。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外都很流行,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識之一。臉譜的主要特點有三點:美與丑的矛盾統一,與角色的性格關系密切,其圖案是程式化的。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
臉譜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工藝美術性臉譜。這類臉譜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思維想象,在石膏材質的臉形上,用繪畫,編織,刺繡等手法制作出形態各異,色彩圖案變化多樣的臉譜制品,這類臉譜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另一類是舞臺實用臉譜。這類臉譜是根據劇情和劇中人物的需要,演員用夸張的手法在臉上勾畫出不同顏色,不同圖案和紋樣的臉譜。
二、紅木漆藝吊墜
意義:了解中國漆藝的魅力,通過四種不同打磨、上粉、拋光,完成一張自己喜歡的漆藝吊墜,了解中國漆藝歷史、世界漆藝的發展,關鍵是對生活的審美有一定的鍛煉。
三、老北京風車制作技藝
意義:老北京市井文化,節慶文化,小小風車幾十個工序,是難得的有聲音的玩具,
南宋畫家李嵩筆下的《貨郎圖》中,就有一只小風車,安插在貨郎帽子的后面。這個小風車的構造極為簡潔:由三根細棍交叉成六角形,每根小棍的頂端各粘一面長方形小旗,中心設軸,軸與柄相聯,造型輕巧簡練。這是目前最早見于圖畫的史料記載
風車的美好傳說之招財迎吉祥說,北京人認為風車是財神爺的儀仗,財神爺是大家送錢的,出門必定排場頗大,風車作為在財神爺前為其開道之用。
“五顯財神廟”,家家戶戶到此請財神。每個請財神的人都要把風車舉在前面,坐在轎車、人力車上,風一吹,風車“嘎啦嘎啦”作響,可以把財神爺引到家。飛舞的彩輪,清脆的鼓聲”為財神爺開路,為百姓送回錢糧,使家家幸福;為商家、做買賣的人送錢財,能財源滾滾;直到現在依然有人相信。
四、老北京毛猴制作技藝
意義:通過制作毛猴,可以了解兩味中藥,了解特有技藝,傳說故事有趣。
毛猴是老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猴子作為自然界的小精靈,它的機敏、活潑,透著一種天然情趣。這里講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品,毛猴藝術將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藝術家的創作完美結合,造就了一種絕妙的藝術境界。
毛猴造型夸張擬人,通過幽默活潑的肢體語言,演繹人生的喜、怒、哀、樂,寫實性地再現中國風土市井文化。毛猴藝術品題材多樣,注重敘事,寓意豐富。多表現傳統吉祥語或日常生活片段。
傳說清朝京城一家中藥鋪里,小伙計挨了賬房先生的罵,正委屈著,突然心中一動,就用蟬蛻等藥材粘了個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師兄們看了都說像極了,小伙計覺得出了一口氣。再后來,中藥鋪老板從中看出“生意”來,把蟬蛻、辛夷、白芨和木通等幾味中藥單獨包裝出售,稱“猴料”。家長買“猴料”給小孩粘猴玩,漸漸成了逢年過節的一個傳統。
做毛猴主要用到四味中藥:蟬蛻(知了殼)做頭和四肢,辛夷(玉蘭花骨朵)做身子,白芨做粘合劑,木通做道具。這些東西雖小,卻不容易找,一般都要到中藥店去專門預定。?
五、宮廷串珠技藝
意義:通過學習 ,了解宮廷的串珠文化歷史,鍛煉的人的意志力,
1.與其他傳統手藝門類的時間界定相仿,古珠主要分為高古(漢代以前)、中古、明清這三個時期。而長久以來,古珠被視為“上不了臺面”的小玩意兒而不受藏家待見。
2.古珠的興衰與珠子本身獨特的文化性和藝術性有著緊密聯系。“珠子是沒有斷代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史。”
3.古珠收藏是近年來在國內興起的風潮,這種既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又能作為時尚配飾的古董藝術品很快被更多的人所認知與接受,古珠領域的收藏隨之越發壯大。古代珠玉是最近幾年穩步增值的一個熱門種類,它們既可以欣賞、把玩、佩戴,又可以投資、增值。在珠寶玉器里,珠子作為一個門類呈現了不同的形態和意義。
十八子手串介紹
1.十八子,又叫作手串,原本應是握在手中念經計數的工具,屬佛珠的一種。一般選用十八顆小圓珠,中間加兩顆精致大氣的佛頭、一佛頭塔和墜腳組成,故又稱為十八子。
2.清代以來,因材質、色澤、雕工的精美,手串已成為文人祈福納祥、把玩珍賞之物,也是互相饋贈的禮品。古時佩帶手串,穿對襟衣時,掛在第二顆紐扣上;穿大褂衣時,則掛在腋上方的襟鈕上,也可挽在手腕或握于手中。手串質地多由翡翠、紅寶石、水晶等制成圓珠,選一精致的墜角系在上端,戴在衣襟扣上。手串與墜角呈下垂狀。也有綠松石、瑪瑙、蜜蠟、伽楠香等質地的,都是根據服裝顏色選擇合適、鮮明的手串佩戴,以增加美感。
六、扎染蠟染技藝
意義:云南、貴州的有特色技藝,可以做成各種生活用品,圍巾、布包、T恤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扎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后進行染色。其工藝特點是用線在被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后,再進行印染,然后把打絞成結的線拆除的一種印染技術。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絞”,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后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扎染顯示出濃郁的民間藝術風格,1000多種紋樣是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縮影,折射出人民的民情風俗與審美情趣,與各種工藝手段一起構成富有魅力的織染文化。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貴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長蠟染。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于布后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于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于制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蠟染的冰紋就是它讓人們為之贊美不絕的蠟染冰紋效果圖性格特征。冰紋的形成,是蠟畫胚布在不斷的翻卷侵染中,蠟跡破裂,染液便隨著裂縫浸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像冰花,像龜紋,真是妙不可喻,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后,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七、棕編技藝
意義:傳統的手工玩具,老少皆宜,鍛煉手的一種完美手工。
棕編是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是以棕櫚樹葉為原料編制的工藝品。棕草制品,古來有之。長江流域的棕編主要產于陜西南部的漢中。四川、貴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編和湖南棕編玩具最負盛名。 此外,貴州塘頭棕編提籃、浙江武義棕繃亦很有名。 四川新繁棕編是新都縣新繁鎮傳統產品,有200多年歷史。
棕編是利用棕絲制成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是中國編制工藝的主要品類之一,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枝奇葩,已有近千年歷史。細致精巧,樸實大方,棕編工藝在中國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于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中國文化部譽為“中國民間一絕”。作品種類繁多,亦能按需制作,并可任意造型永久保存
2011年5月23日,棕編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八、彩繪宮廷風箏
意義:北京傳統代表性的非遺項目,風箏是春天的象征,
1、先說風箏的起源
風箏為漢族人發明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風箏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
年。相傳“墨子為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于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
2、再說宮廷風箏的起源
宮廷風箏:又稱北京風箏,被譽為我國風箏中的“絕品之最”。其原為專供朝廷命臣、達官貴人遣興的玩物,藝人通常按要求制作,精細華貴,結構精巧,不惜工本,造型與裝飾均較侈糜和繁縟。北京風箏以扎制燕子箏馳名,燕子箏有肥型、瘦型、雛燕和比翼燕之分,因其體型的差異,呈現出或壯碩或俏麗或稚氣或連體等不同神態。其多為單層,代表作品為米字沙燕、筒式宮燈風箏等。
九、木刻版畫
意義:瓦楞紙立體紙藝。
瓦楞紙板是一個多層的黏合體,它最少由一層波浪形芯紙夾層(俗稱“坑張”、“瓦楞紙”、“瓦楞芯紙”、“瓦楞紙芯”、“瓦楞原紙”)及一層紙板(又稱“箱板紙”、“箱紙板”)構成。它有很高的機械強度,能抵受搬運過程中的碰撞和摔跌。瓦楞紙箱的實際表現取決于三項因素:芯紙和紙板的特性及紙箱本身的結構。
利用瓦楞紙特性,創意紙藝課程是采用來自臺灣的“造紙龍”紙公仔作題材,吸取他們在紙文化上的創意,可針對幼兒園中、大班幼兒及所有在校學生、中、青、老年人開設的一門手工課。通過集體性的卷紙認知,讓大家喜歡上這種低碳環保紙藝創意。通過鍛煉手部的精細動作、左右手協調能力,有利的提升了思維創新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及提升感官,知覺的敏銳度、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加強學生們在生活常識與認知學習能力。創意紙藝課程能幫助學生對事物正確的認知,建立幾何物體、空間立體的概念。動手又動腦,從而開發他們的創意思維。
掌握了以上這些基本手法,就已經大致通曉了瓦楞紙玩造型的秘技,通過這些材料包的制作,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親子娛樂的同時,發揮想象力,創作出更加精彩的玩偶造型,享受自己與眾不同令人艷羨的成就。
十、軟陶
軟陶又叫塑泥,源于歐洲,1980年代臺灣引進翻譯叫軟陶,1990年代大陸引進翻譯是塑泥。它并不是陶土類,是一種PVC人工低溫聚合材料,從外型看像橡皮泥,但定型之后類似塑料,有比較生動的造型能力,是專業雕塑材料之一。
軟陶的興起緣于二戰以后,從那時起,歐洲人就開始玩這種低溫聚合粘土了,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大約在1980年代,最初流行是在臺灣地區。“軟陶”這個稱謂就是沿襲了臺灣的叫法。20世紀30年代,當德國雕塑家創造這種材料時,由于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圖樣像千萬種花一樣繽紛燦爛,軟陶的多變特性,又成為啟發創造思考、培養文化氣質的教材,可充分滿足人類的創造欲望,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洲地區后來傳進美、日。直到今天,軟陶仍是手藝界DIY的最愛。不同顏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樣和形狀,有人預測,軟陶將是21世紀最迷人的工藝材料。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個性化和差異化。面對各種傳統節日和洋節日,人們表達感情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是表達的媒介卻越來越貧乏,什么樣的禮物能夠體現個性、時尚、新穎、能夠博得愛人芳心,朋友滿意,領導器重?卡通雕塑正是順應市場需求而推出的絕美禮品。陶禮藝術雕塑真人卡通塑像一經推出,立即成為一股送禮時尚潮流。
此外還有團扇彩筆畫、傳統國畫書團扇、單色剪紙、傳統面塑(少兒版)、彩繪傳統油紙傘、景泰藍掐絲畫、絲綾堆繡、紙刻皮影(少兒版、成人版)及空竹表演學習等。
北京青年旅行社知行合一研學部(公眾號:byts120808)與北京各大高校機構推出深度研學產品,我們能深度游的高校與機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科學研究院(九個研究所包括物理所、天文所、動植物所、力學實驗所、情報中心等)、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紫禁城劇場、星光大道舞臺演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德云社、北京非遺文化活動中心、圓明園景區研學、北京富國海底世界研學等,期待大家咨詢與報名。
我們有專業的研學團隊,專門開發北京深度研學課程,與北京名校(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等)的名師們共同開發的知行合一課程已經推出,期待跟各地媒體平臺教育機構合作。合作聯系電話:010-67715597 ;24小時咨詢熱線:
2023年北京植樹節活動|“萬人植樹造林 扮靚美麗北京”春季義務(2023-02-17)
2022年霞云嶺紀念館+金水湖賞秋(2022-11-24)
房山紅背簍精神傳承基地+坡峰嶺賞秋活動一日游(2022-11-24)
“弘揚水庫精神,建設美麗北京” 密云水庫展覽館活動(2022-11-24)
“追尋鐵色記憶 傳承紅色精神”走進百年首鋼園紅色活動(紅旗飄揚在(2022-11-24)
首鋼工業遺址公園+三高爐+冬奧組委會活動安排(2022-11-24)
北京研學主題-冬奧會研學主題/故宮研學主題/科技研學主題/非遺研(2022-01-17)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