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龕、10萬余尊造像、2800余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具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瑯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成就。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龍門東山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是武周時代封建王朝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綿歷、香火熾盛,以致中唐時代享譽中外的文化名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結與如滿和尚等人結為“香山九老”,酬唱于該寺的堂上林下、晨煙夕藹。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陽履道里故居,白居易的親屬,根據他生前的遺囑,將他葬于龍門香山寺下。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是各界來賓體驗大詩人晚年生活的理想之地。
龍門石窟這些洋溢著信仰情感的文化遺存,其極具異域格調的外在形態和充斥著人文意識的內在涵養,是古代社會廣大人民對現實世界充滿訴求意愿的物質折射。中華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絕的創造能力,透過這一遺響千載的人文景觀可以得到透徹的解說。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