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歌曲有:史詩歌、情歌、喜歌、風俗歌--內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師調等多種曲調;從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類場合中演唱,氣氛較為輕松隨意;“雅”是一種獨唱山歌,演唱者一般
能歌善舞涼山是歌舞之鄉,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涼山彝族音樂風格古樸,品種繁多,民族特色鮮明而濃郁。民間音樂中的民歌和民間文學關系密切,很多普遍流傳的抒情長詩,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絲牛牛》等。都是
文化藝術編輯彝族藝術文化(13張)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分男女聲調,各地山歌有自己獨特的風
彝族有一部分成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時代(約公元前2570~2550年,參見本百科詞條“三皇五帝年表”)。漢族文獻:《路史》卷二注引《通歷》:“地皇以三十日為月,十一月為冬至”。學者易謀遠《彝族古宇宙論與歷法研究》引云南
簡介編輯彝族彝族稱為“哩頗”“諾蘇”(音譯),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全國彝族人口8714393人(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占全國人口0.6538)[1],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廣西等地,國外彝族人
彝族,主要居住于中國西南地區,總人數8714393(2010年),在官方承認的56個民族中為第六大少數民族。中國彝族聚居區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貴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區也均有散居分布。彝族的語言屬漢語系藏緬語族彝語群
古代蒲壽庚、賽典赤·贍思丁、阿合馬、扎馬魯丁、常遇春、鐵鉉、鄭和、李贄、海瑞、老回回、丁國棟、哈元生、杜文秀、馬如龍、馬新貽、左寶貴等。近現代演藝界:馬天宇、劉詩詩、馬三立、于魁智、陳建斌、洪劍濤、蔡明、于和偉、買紅妹、
文化、科學技術回族人民在文化、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很大,對祖國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元代,回回不僅帶來了西亞的天文學、醫學、建筑學、音樂等方面的科學文化成就,而且在學習和傳播漢族科學文化技術方面也十分突出。中國的重大發
回族穆斯林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里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
回族服飾傳承回族服飾是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環境、文化活動的生動寫照,也是回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但根據調查,銀川市現有回族服飾樣式古板,色調單一;回族服飾缺乏專門人才,研發力度不夠;信息采集傳播不快,缺乏必要的溝通,發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