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1,八月初一,天醫節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3,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4.八月十五 ,中秋節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農歷九月1.九月初九 ,重陽節2,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農
農歷五月1,五月初五, 端午節2,五月十三,雨節農歷六月1,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2.六月初六,曬衣節,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
農歷三月1,三月初三 ,上巳節 ,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2,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農歷四月1,四月初一,祭雹神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4,四月
農歷二月1,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2,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3,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4,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5.二
農歷正月1.正月初一, 春節,雞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2,正月初二,犬日3,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4,正月初四,羊日,孫天
釋義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起源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
冬 至冬至時間: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
重陽節重陽節時間:農歷九月初九釋義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來源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