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結束了佛光圣地南山的游覽,坐大巴奔向我們這次旅行的最后一個景點——天涯海角。
園內的導游提著一個小喇叭,一邊帶著我們游覽一邊開始給我們介紹起天涯海角的來歷! 據說,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因觸犯當朝改革派的利益,被貶到偏遠的海南島任職。那段日子,他心中憂悶,常到海邊散步。一日,正在散步時,突遇狂風暴雨,他連忙躲在一塊巨石之下,只見海面波濤連天,洶涌澎湃,不一會兒,風停雨消,天氣轉晴,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點點,格外好看。詩人受到感染,詩興大發,隨手在這塊大石上題了“天涯”“海闊天空”六個大字。后來,一位石匠發現了蘇東坡寫的字,就把它刻下來。從此,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做“天涯”,這塊大石頭又被稱為“天涯石” 。緊挨著“天涯”石西北角有一組伸入大海的磊石,互倚相依,其中一座峭巖,突兀奇拔,似一柱巨筍,筍尖上刻有二字“海角”。事實上,繞行于磊石巖隙之間,來到這里,只見浪花撞擊著巖根,路也就盡了,確實就是海角。“海角”題寫時間較“天涯”二字晚,題寫人不詳。確是因了名臣巨儒的感覺,“海角”二字和“天涯”二字遙相呼應,構成了天涯海角的完整概念。
來到海邊,碧水藍天一色,南海煙波浩渺,遠處帆影點點,身旁椰林婆娑,眼前奇石林立,驚濤拍岸,如詩如畫,好一幅壯觀俏美的山水畫卷。
說真的,我對天涯海角總是懷有一種很凄美的感覺,古時候,海南島交通閉塞,人跡罕至,一向被視為遠離中原、瘟疫流行之地,因而,一直為封建王朝流放“叛民”、“逆臣”和犯人的所在。流放到這里的人,不是死在途中,就是因氣候水土不服,到后便也一命歸天,很少有能生還中原的。因此,凡是被流放到崖州的人,無不懷著走天涯、下海角,去而難歸之感。難怪東坡先生被流放到此后感嘆:“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旁石,盡是補天遺”的詩句。
另外據導游講,好多的中央領導人到海南天涯海角游覽后,回去就下臺了!這里好象成為他們很禁忌的地方呢!經商的也很忌諱到這里來游覽,怕自己的生意也到了頭。咱是小企業好日子才剛剛開始,也就不想觸這個不吉利的霉頭了!哈~~!我也變的迷信了!其實主要的原因從大門口到天涯海角的景區要3公里多,人累了,對什么事情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興趣了。于是我就帶著幾個美女半路上脫離了大部隊,來到海邊椰子樹下的長凳子上,一邊歇息聊天一邊享受海風輕拂的愜意感覺。
對于天涯海角的最早的了解,是從《請到天涯海角來》那首蜚聲全國的歌曲中知道的。很多到過海南的朋友也告訴我,到海南不到天涯海角,就不算到過海南!但最近連續幾天的奔波,體力消耗的很大,人也疲乏的很,所以看什么東西也都沒有那么多的興趣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視角審美疲勞,當人們每天都在美的景色中生活的時候,也就看不出美、發現不了美、感覺不到美了!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